ICA Human Development 系列分享活動
第一場
視覺共創:敘畫(Scribing )如何深化引導的場域
---------------------------------------------------------------------------------------------------------------------------------------------
2025.03.12 (週三) 19:00-21:30
費用:每人350元,文化事業學會會員及2025年課程報名學員免費
ICA Human Development 系列分享活動緣起
文化事業學會(ICA)作為一個國際的非營利組織,在社會發展的三個關鍵支點(政治、經濟、文化)當中,選擇了以文化來施力。而在文化當中又選定了Human Development 作為使命。Human Development 是很有意義且深度的詞,直譯為「人的發展」,而內涵不僅是關於個人成長,而是更深層地探討:「人如何成為人(How to be human)?」
ICA的方法論強調反思(“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我們相信,透過深度思考與實踐,人才能真正發展其潛能。2025年,我們將邀請ICA社群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分享他們如何在各自的場域中促進Human Development。
這些活動的形式包括線上與線下,分享內容將涵蓋人生不同階段。有的分享者在人的年輕時期施力,也有分享者在人生的終點提供協助;有人著眼於微觀,也有人著眼於系統及宏觀。讓我們一同參與探索,並在下一個社群日交流我們實踐的心得。
第一場分享活動
When words fall short, visuals help ideas take flight.
當文字無法觸及時,圖像能讓想法飛翔。
在引導過程中,如何讓對話更具洞察力,讓群體思考更加聚焦?敘畫Scribing/視覺不只是圖像記錄,而是一種能夠深化引導場域的共創工具。本工作坊將透過體驗式練習,帶領參與者探索敘畫/視覺如何支持對話、促進集體覺察,並讓無須擅長畫畫的你,也能透過簡單圖像與關鍵字轉化複雜的概念。我們將透過微型引導、視覺表達練習及共創實驗,感受敘畫(Scribing)/視覺在引導中的可能性,為你的引導工作帶來新的啟發。
不論是想要認識敘畫,還是想要了解透過視覺如何深化對話和引導的體驗,歡迎加入本次的分享活動,與我們一起體驗與學習!
活動內容 :
- 開場與連結:視覺共創的第一步
- 什麼是敘畫(Scribing)? 敘畫在引導中的角色與影響、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之案例分享
- 體驗練習:敘畫/視覺如何支持引導
- 視覺共創實驗:共創一張引導地圖
- 總結與邀請
本次引導者:
- Jayce Lee 李珮玉
— 共同創辦人/敘畫人 @ 拾田創意(HEREWEGO)
— 視覺引導師@ The Value Web全球創新組織 (TVW)
— 社會藝術 /敘畫人@自然流現研究院(PI)
Jayce熱愛在旅行中發掘意外之美,畢業於紐西蘭坎特布里大學藝術系,主修字型學設計(Typographic Design),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展視覺催化及圖像引導工作。
Jayce 13年以上在國際各個論壇和活動的視覺實踐(敘畫)經驗,擅長通過深層次聆聽與感知,捕捉系統中繁華與留白的微妙聲音,以獨特的視角與極具神韻的視覺表達,顯化對話場域中的深數據與暖數據。她是The Value Web全球創新組織成員,自然流現研究院Presencing Institute全球生態核心成員之一,推動群體視覺紀錄創作,她深信視覺能呼應、支持、靜謐不喧嘩的創造出一個充滿生命力與感知力的支持空間。
視覺實踐⾜跡: 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 Niufy 牛汎瑜
擅長將複雜資訊轉化為直觀、生動的圖像,讓觀眾能夠迅速理解並記住核心重點。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透過精準的視覺語言,使內容更具吸引力與影響力。無論是企業會議、論壇研討、教育培訓,或是品牌故事,都能以靈活且富有層次的風格,記錄現場討論與觀點,幫助有效傳遞訊息,創造更具價值的溝通體驗。
關於ICA
也許你不知道ICA是什麼組織,但你一定聽過ORID或者用過焦點討論法。ICA全名叫文化事業學會(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是個全球的非營利組織,有五十年的歷史。在台灣也默默耕耘了近四十年。宗旨在於賦能個人、社群與組織,促成真誠與可持續的蛻變,促進全球的人類發展(Advancing Human Development)。而其中很重要的賦能方式,就是把在全球各地實踐的專案當中找到的共同點透過持續不斷的研究與沉澱,變成可供學習的方法論與工具,不斷發揮影響力。這個低調的組織,在世界各地默默以支持了許多重要的正向轉變。
附註
- 本活動一旦購買不可退票,請務必立即確認是否收到回函(請檢查信箱的垃圾桶),報名成功的畫面裡面有提示,可以取「電子票券」,請保留QR code可以更快入場。
- 若購買人想轉讓該票給他人,請務必來信告知主辦方新參與者的姓名。此外,主辦方不協助票的轉讓。
- 繳費後會開立發票,為節省郵寄發票的人力成本與碳足跡,歡迎購票時選擇代捐發票的選項。